近日,云顶国际网址送25元动物医学学院教授李艳华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1区Top,IF=15.1)和Acta Biomaterialia(中科院1区Top,IF=9.7)上先后发表了题为“Multifunctional phytochemical nanoplatform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all-stage MRSA biofilm associated infection and its accompanying inflammation ” 和 “Natural antibacterial agent-based nanoparticles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of intracellular MRSA infection ”的研究性论文。云顶国际均为独立第一通讯单位,硕士生王婷婷、邹昕殊分别为第一作者,教授李艳华、副教授张志云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的资助。
细菌耐药性控制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创建智能型药物递送系统是防控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天然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活性好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但存在水溶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因此,李艳华团队运用智能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负载活性成分,提高了活性成分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增强了对超级细菌的抗菌作用,控制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该研究构建了负载异甘草素的鼠李糖脂-壳聚糖纳米粒。在生物被膜的酸性环境中,连接鼠李糖脂与壳聚糖的腙键水解释放鼠李糖脂并分散生物被膜。此外,异甘草素与阳离子壳聚糖不仅协同杀灭浮游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还抑制其黏附干预生物被膜的再形成。该纳米粒不仅具有消除生物被膜、干预生物被膜再形成和抑菌杀菌的作用,还能减轻炎症的发生,为解决难治性MRSA生物被膜感染问题提供新方案。
该研究构建了负载光甘草定的肉桂醛-葡聚糖纳米粒。该纳米粒通过葡聚糖主动靶向MRSA及巨噬细胞,在细菌感染及胞内溶酶体的微酸性环境中,连接肉桂醛与葡聚糖的缩醛键断裂释放出光甘草定和肉桂醛,光甘草定可有效杀灭胞内MRSA,肉桂醛可下调成孔毒素的表达,降低巨噬细胞的损伤和胞内MRSA传播的风险,为胞内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李艳华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细菌耐药性控制、天然药用植物的药效物质确定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绿色提取方法的构建及新型纳米制剂等相关工作的研究,为天然药用植物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在李艳华的带领下,团队近2年相继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影响因子>10 的2篇,得到了同行的高度关注,为学校兽医学科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47951
https://doi.org/10.1016/j.actbio.2023.08.004
(供稿/动物医学学院)